文章
评论
访谈
PDF

By Wu Jianru
Art Forum, Critics' Picks, July 2018

土地:张洹和厉槟源

MOMA PS1
22-25 Jackson Avenue, Long Island City, NY
2018.04.15–2018.09.03


展览现场,2018,MoMA PS1惠允,摄影:Kris Graves

“如果说张洹的裸体和自虐行为是将艺术家意志投射于身体的表演,那么厉槟源则是在身体行为中寻找某种高于生活的精神性。”

展览“土地”以交错陈列的布展形式,把张洹和厉槟源两位年龄相差20岁的中国行为艺术家的作品,用“当代中国土地与身体的关系”这一特殊框架联系起来。不过仔细考察每件作品可以发现,土地的元素不过是两人作品中都重复出现的背景,两位艺术家对行为艺术的认知有着巨大的差异。

在张洹参展的7件早期(1994-1998年)作品中,艺术家的动作和镜头都经过精心设计和安排。例如在《12M2》(1994)里,他静坐在肮脏的公共厕所,尽管全身爬满了苍蝇,但他仍然挺胸抬头、表情肃穆(痛苦),静止的画面¬充满献身般的仪式感。张洹1995年的著名作品《为无名山增高一米》(录像)展示了当时完整的行为过程,其中一幕让人印象深刻:10位参与者王世华、马综垠、高炀、苍鑫、左小祖咒、张洹、马六明、段英梅、张彬彬、朱冥在脱光衣服之后,按照体重拍成一个竖排,在走过镜头的时候并不是直接开始叠罗汉的行为,而是首先逐个在镜头前报出自己的名字和体重,然后再走到前面的地面趴下,最重的三人在下,最轻的朱冥在上。报名字和体重的行为像宣言一般,证明艺术家主体在场的重要性。整个过程极具表演性,角色的先后顺序、神情动态和镜头的位置似乎都经过排练,摄影师吕楠最后更是将层层叠的人山放置于画面中心,和背景构成一幅和谐的山水画。


展览现场,2018,MoMA PS1惠允,摄影:Kris Graves

相比之下,厉槟源参展的14件长短不一样的视频作品里看不到类似的表演性。他的行为几乎是出于本能式的对身体处于不同环境的极限挑战,某些时候录像机只是放在一边,像一名沉默的观众。例如,《测试》(2015)客观地记录了他在一个屋顶上反复尝试爬到一根竹子的顶部,结果摔下来的过程。厉槟源很多行为都不做预设地凭借自身的力量去测量物质世界:和竹子反复博弈、在黑桥村路口两个桥墩之间来回跳跃、用画板去抵挡湍急的水流。如果说张洹的裸体和自虐行为是将艺术家意志投射于身体的表演,艺术家、录像机和观众的在场都成为作品的一部分,那么厉槟源则是在身体行为中寻找某种高于生活的精神性,它的解读是开放的,既可以被看作是抵制绝望生活的消遣,也可以被视为浪漫的、从日常中提炼出来的个人美学。


厉槟源,《自由耕种》,2014,行为记录,单频录像